測站特色
臺灣長年颱風為患,蘭嶼是颱風侵襲的最前哨,日治時期為加強布建測候網,於昭和15年(1940年)一月成立「臺灣總督府氣象台紅頭嶼測候所」。臺灣總督府氣象台派人於紅頭嶼中部山頭(現址),經由當地駐在所(派出所)的協辦,徵用十數名原住民為服勤團隊,以山刀闢路,在海拔約三百公尺處整地,風力觀測建在山頂,迄至昭和16年歷時二年始完成創設工程,觀測工作自昭和17年(1942年)元月開始正常運作。
民國三十四年(1945年)十月二十五日臺灣光復後,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以「致酉馬署財字第35959號」電令臺灣省氣象所(中央氣象局前身)接收該站。臺灣省氣象所隨即派人於民國三十六年初接管,站名全銜改稱為「臺灣省氣象局蘭嶼測候所」,該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因遭受盟軍飛機轟炸,接收當時幾乎已變成廢墟,觀測設備亦老舊不堪使用,整體環境經整修與儀器設備整補後,始於民國三十六年七月一日起恢復地面氣象觀測。
民國九十四年(2005年),臺東縣政府以「蘭嶼氣象站」名稱公告為臺東縣歷史建築。